云海论坛
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谁背判了中国牛市?

向下

谁背判了中国牛市? Empty 谁背判了中国牛市?

帖子 由 玩主 周一 二月 25, 2008 10:10 am

平安与浦发增发所引发的争议再次涉及到了股市伦理的领域。在监管者与投资人无法对其合法性提出相反意见后,市场企图再次从其合理性和伦理层次对其提出挑战。然而,在资本市场,利益永远是决定人行为方式的最后决定因素,如果没有人能够阻止其利益取得的途径,平安与浦发的增发将进行下去。
  平安与浦发增发风波说明,内部人股东与普通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没有停止,各方面仍然没有在市场中找到能够协调各方面利益的最大公约数,尽管这个公约数实在是再明白不过,那就是股东利益最大化。
  各方不能在股东利益方面取得一致说明,大股东与中小股东或者证券投资人的利益再次从一致走向阶段性背离。
  中国证券历史上曾经有过几次大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利益背离情况。历史的经验证明,当两者利益趋于一致的时候,市场就会趋于和谐;但是当两者出现背离的时候,股市就会大幅下跌。
  另外一对矛盾在于个别公司的非理性行为与整体市场的理性判断之间的矛盾。一些公司完全从自身看似合理的要求出发提出增发方案,但是却根本不顾及该方案可能对整个市场所产生的影响。这就好比道路上存在许多快速行驶的车辆,如果驾驶者均以自己是正常行驶为理由,毫不顾及其它行驶的车辆,如果这些车辆行驶的方向一致,其正常行驶不会互相干扰,但是在出现方向性交叉的地方,你仍然是不管不顾,则完全可能与其它的车辆发生碰撞,从而引发大的交通事故。
  融资是证券市场的基本功能,如果上市公司在融资时明显超出其需要而且不能向投资人充分说明融资所能给股东所带来的回报,那么这样的融资便可以定性为恶意融资,也称之为圈钱行为,圈钱行为是中国证券市场上几种主要恶行之一。特别是在股市的初创阶段,圈钱行为司空见惯,对上市公司的信誉造成巨大损害,并且使上市公司募集资金利用长期处于低效率状态,股市主体利益严重背离。
  股权长期分置的状况曾使得这种背离放大和长期化。由于同股不同权,流通股股价的涨落在大部分情况下与大股东利益关联度偏低,所以两个利益主体由于制度上的偏差而长期游离,直至股权分置改革的来临,事情似乎发生了变化。
  股权分置改革之后的一段时期,两个利益主体出现了从未有过的一致,正是这种一致性和对未来一致性的预期促成了股市两年大牛市的形成。然而这种局面并未像预期的那样持续下去,从平安抛出1600亿元融资案那天起,这种一致性就已经消失了,大小股东之间同床异梦的局面再次形成。
  大股东在股价走高之后的融资冲动说明,某些利益主体贪婪的心态没有消失。他们在充分享受牛市成果的同时,没有顾及其它利益主体的需求。
  将中国平安与浦发银行此次融资定性为圈钱一点都不为过,首先从中国平安的情况来看,在募集资金使用并不明朗、没有可以向投资人充分说明的项目、而且无法向投资人说明投资回报等情况下就贸然抛出1600亿的融资方案,不仅根本没有顾及到对整体证券市场的影响,更重要的是无视现有股东的利益,也许内部人股东掌握更加确切的信息,对募集资金使用有充分的把握,但问题是,作为中小股东凭什么就对内部人股东寄予最充分的信任?
  再说浦发银行的情况,如果仅仅从补充资本充足率方面来加以考虑,浦发银行融资额度最多100亿元就足够,然而,浦发行竟一次性抛出了300亿元的融资案,这怎么能不使人认为公司是在进行恶意融资呢?尤其是在金融股股价被市场无限推高之后,使得恶意融资的说法更具可信度。
  如果要消除市场的这种认知,那么公司所需要做的就是,向市场充分说明,公司是如何保障股东利益的最大化的。如果真要做到这一点,那么公司在抛出融资计划之前,是否需要与小股东就投资进行充分的沟通与说明,并且取得一致性的意见?然而,对于这些公司,他们不屑于去做到这一点,这就是问题的关键,在他们的理念之中,内部人股东的家长意识依然没有消除,在这种理念之下,股东利益最大化如何保障?所以也就根本谈不上利益主体之间的最大公约数的求证,而找不到这种最大公约数的证券市场还谈不上是成熟的证券市场。

玩主
武林怪杰
武林怪杰

男
帖子数 : 114
年龄 : 39
注册日期 : 07-12-17

返回页首 向下

返回页首


 
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
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